2011年6月13日中國老子文化發(fā)展公益基金延慶辦公樓會客廳內(nèi)迎來了書畫古文字研究的大家王祥云先生,因為曾經(jīng)有很多位書畫藝術(shù)名家來到過老子文化基金捐贈書畫,同是書畫界的頂尖人物,王先生給我們的印象卻顯得與眾不同。一是永遠掛在臉上的微笑時時傳達著一種謙和背后的大善,樸素平易之中卻能見到君子被褐懷玉的品格;二是王先生不僅是書法大家還是一個研究古文字特別是鳥蟲篆體40余年的學(xué)者,從鳥蟲篆的書寫藝術(shù)到它的起源,含義及演變,包括賦予每一個字的靈性,都已達到了少有人企及的高度。
老子文化公益基金何俊昆主任拿出了極品滇紅“月光金枝”親自擺開茶道迎接遠方到來的尊客,雙方親切交談之后,王先生便展紙研墨揮毫,用鳥蟲篆書寫了老子道德經(jīng)中的“上善若水”并逐一講解了每個字的字義字形和出處,比如這個看上去非常美的“善”字便是源于古越國,最早出現(xiàn)在甲骨片上,看得出來王先生對鳥蟲篆的研究已不僅是愛好而且已是熱愛,不僅是挖掘而已是承擔(dān)起傳承的重任了。他說“字可以納福驅(qū)邪,可以通天地交鬼神,字可以悟道,大道至簡,簡到一字可以包含宇宙干坤。你們傳承老子道德文化,字就是中華文化最基本的元素,也是所有文化傳承的基礎(chǔ)”。何主任接著說“這正是我們弘揚老子道德文化所需要的,看來我們是志同道合啊”。簡短捐贈儀式過后,我們把這一有意義的時刻用相機記錄下來,加入了我們弘揚老子文化的扉頁中,讓它在時間的長河中凝聚成力量。因為王祥云先生關(guān)于鳥蟲篆的文集就要出版發(fā)行,王先生便匆匆離去了。我們目送著他們一行的背影沿著媯河,掩映在蓮花塔下,直到?jīng)]入了夕陽的一片晚霞中。老子道德文化的傳播需要多少這樣“同道中人”的支持和鼓勵?。∥覀円蚕蛩袩釔劾献拥赖挛幕娜耸恐戮?。
圖為書畫家王祥云捐贈“上善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