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開生面拜軒轅 敬畏文字敬祖先
2016年4月7日由文化部藝術發展中心、河南省丙申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組委會主辦,文化部藝術發展中心鳥蟲篆藝術研究院、鄭州市管城回族區人民政府、《河南日報》大河美術承辦,鄭州市群眾藝術館、中國保護黃河基金會支持的河南省丙申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中國鳥蟲篆書法展暨鳥蟲篆藝術論壇》活動,在鄭州市群眾藝術館隆重開幕。文化部有關領導、河南省丙申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組委會領導、河南省及鄭州市有關部門領導出席開幕式并致辭。
由文化部藝術發展中心主辦的拜祖活動,文化味道特別濃。穿越時光隧道,帶給我們的是文字藝術的豪華盛宴,品嘗的是中國書法饕餮大餐。敬天法祖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和美德,敬畏文字就是敬天敬地,就是敬畏祖先,就是敬畏中華文明。因為研究中國的歷史,不能不研究漢字,每一個漢字里面都隱藏著歷史。鳥蟲篆藝術在中華民族文化的形成中,將神奇美好的造字故事,浸潤在漫長的歷史長河里,儲存在生活的尋常日子里,溶化在人們的血液里,形成了中華民族生命的底色。這些制作在不同載體上的文字藝術,既懸浮于蒼穹,又深藏于人世。從古至今,一代又一代人總是把自己的情感和期盼,自己的理解和創造,融入文字本體,賦予更深遠、廣闊的文化歷史背景,把現代人帶入到對文化初創的追溯中,達到一種貫通古今的勾連,擁有共同的民族文化記憶。
這是文化部藝術發展中心成立鳥蟲篆藝術研究院后的首次展出。首展選擇在河南,其主要目的是緬懷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軒轅黃帝。河南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主要發源地,鄭州是商代都城,管城是商代文化發展的核心區。鳥蟲篆藝術是商周時期具有里程碑式的文化藝術,讓消失千年的文化重回故里。讓家鄉父老重新認識鳥蟲篆藝術獨特的文化內涵和藝術表達方式,對于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留中國文化的多元性、特殊性,促進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具有重要的社會價值和意義。這也是“敬天法祖”祭奠祖先及緬懷先人對中華文明做出貢獻的最好形式,也是我們鑒賞中華古代和現代文明的重要活動。
展覽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穿越時光隧道》,展示炎黃始祖創造文字及創立中華民族文化的發展歷程,公元前一萬年左右,當倉頡創造出第一個“符號文字”之時,不諦為遠古人類平地一聲炸雷,連鬼神都為之動容。這種“符號文字”在歷史上使用了五千年之后,便被新的“圖畫文字”所取代,繼而轉化為象形文字。自此以后,中華文明的新紀元正式開始。
第二部分《走進美麗文字王國》,展示中國書法的源頭,商周時期十一個諸侯國的鳥蟲篆書法及相關古今高雅藝術。在漫長的文字進化過程中,當大部分文字已經失去了畫面性時。愛美崇善的古人,在唉嘆文字靈魂丟失的同時,便千方百計地打扮這些美麗的文字。鳥蟲篆文字藝術,在神奇而絢麗的青銅文明中走向輝煌。傳遍大江南北,引領著文字發展的時尚潮流。今天,當我們拂去鳥蟲篆文字身上厚重的歷史塵埃,從視覺文化審視,用圖像學理論解讀這些文字時,才會發現,每一個文字背后,都有一個充滿想象,或血腥殘暴,或溫馨有趣的專屬故事。天、地、人、神在此相聚相合,釋、道、儒、俗在此相交相融。向我們訴說著青銅時代輝煌的歷史,向我們展示著鳥蟲篆藝術的無窮魅力。
第三部分《在烈火中永生》(漫步五行中),展示中國瓷器鳥蟲篆書法文化技藝,探討文化產業發展及鳥蟲篆藝術文化產業開發的模式。開展以商都文化鳥蟲篆為主體的理論研究,探討認知鳥蟲篆的歷史價值和現代價值,民族圖騰的文字釋讀價值、藝術欣賞價值、學術研究價值及當代經濟價值。
品嘗完這套高雅的饕餮大歺,驚喜和贊嘆之余,我們采訪了這套大歺的創作者,文化部藝術發展中心鳥蟲篆藝術研究院院長王祥云先生。他是我國目前研究這種文字藝術的專家,是文化部藝術發展中心全國美術考級委員會的專家委員。文化部專門為一種文字設立研究院僅此一例。
王祥云院長介紹:鳥蟲篆藝術源於圖騰文字,是中華民族文化藝術創立時期,先民們用文字藝術形式講述他們的故事,表達他們的心聲,暢想他們的未來進行的文化藝術實踐活動。其獨特的文化內涵和藝術表達,傳遞了古代文明的基本資訊,是解碼古代文明的秘密鑰匙。與其它文化藝術一道,始終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創造者、參與者、傳承者和貢獻者。郭沫若、容庚等古文字學家認為,鳥蟲篆是中國書法源頭之一。鳥蟲篆書法利用筆勢頓挫,於屈曲蜿蜒中,表達書寫者刻意追求的一種嶄新藝術理念。整體造型勻稱多姿,豐纖有致,形華美但不失規矩嚴整,於書法藝術之上,另辟蹊徑,獨顯光芒。盛行于青銅器銘文書體中,曾引領商周時期中國文字藝術的方向,創造了青銅時期的輝煌。鳥蟲篆專門用來書寫符節,是誠實守信文化的原點。正是基於上述原因,秦始皇廢除六國文字,獨把鳥蟲篆保留下來,成為八種通用文字之一。漢也將其作為六種通用文字之一使用,可見對鳥蟲篆的重視。
王祥云先生,幾十年如一日,始終堅守中國傳統文化的陣地,在鳥蟲篆書法的天地里耕耘。出版發行了《鳥蟲篆發凡》一書,從理論到實踐,對鳥蟲篆書法藝術進行全面闡釋。今天,又將其精心創作的書法與瓷器藝術,展示給家鄉的父老鄉親。 作為一種純粹的審美活動,看王祥云先生的鳥蟲篆書法藝術展,給我們帶來豐富地提示。你看那難以主動控制的線條,文字的蒼茫境界,不求流媚,但求高雅質樸的迷人效果。展示給我們的是一種真正的氣度恢宏的精神之美。美在其直覺形象的壯闊;美在其形式的無限豐富;美在其神思的想象空間;美在其言外之意的圖像表達;美在其隱喻象征的符號刻畫;美在其不能匆匆理解的神秘……。亦真亦幻,亦虛亦實,亦有亦無,中國傳統美學中的圖與文,文與字,字與意,意與象,象與形,形與神,神與韻,韻與詩,詩與歌,歌與音,音與樂,樂與和,和與美,美與境……,成為中國美學獨特的一部分。
鳥蟲篆之美,我們中華民族久遠的夢!
圖為鄭州市群眾藝術館內,觀眾觀賞鳥蟲篆書法作品《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