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de:field name='pubdate' function='GetDateMk(@me)'/}
圖11 王祥云 鳥蟲篆“貴”
王祥云對鳥蟲篆的解讀既根據他對字的筆畫造型的理解,也結合了銘文釋義的教化含義,綜合起來,對鳥蟲篆銘文進行重新闡釋,將復雜的文字拆解為學習者通俗易懂的含義,也同時賦予了古文字一種新的美育功能。王老認為,古人首先賦予“貴”字一種責任,認為“貴”字上部代表“雙手”的“雙臂”,彎曲變形為一條長龍,來保護國家安全,體現的是國家責任。這層含義從帶鉤上的“冊復毋反,毋作毋悔,不汲于利。”也可以看出。這手臂除了保護國家財產,還保護著百姓的經濟財產不受損失,它同時還象征著國王的擔當。
“貴”字中同時還包含著權力與自尊,將“雙臂”彎曲就變成了城墻,城墻就象征著王至高無上的權力。四周用高墻圍起,讓貴人和財富處于獨立的空間之內。不同利益集團和階層,采用道道分明的界線,也就是通過圍墻這個強大的意象,來表達各自的權力。宮城按照禮制,由“四靈”鎮守東西南北四宮,辟邪惡,調陰陽。上面是由龜甲和蛇組成的玄武,下面是兩個鳥,由兩個朱雀鎮守南方,保護國家一方平安。他們守護的是中間的“貝”,是國家的幸福安定的生活。顯示了城池主人的高貴身份。
古人創造的“貴”字,在這里表達的是皇族的一種精神,是中華民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這些道理既成為中華民族高尚人格的標準,也成為了鳥蟲篆文化的深刻內涵。
在古時候這些鳥蟲篆單字是否可以通過拆解來教化人民我們不得而知,但如此形象的解釋更能讓處身于現實的我們通過這幅書法作品體會出中國傳統的價值準則。王祥云以鳥蟲篆書法表現出傳統與現代意識形態的融合,作品中以美育人的價值觀念不但易于大眾的接受,更起到了良好的傳播效果。
書法之美的確超越了繪畫的具象與情節,是中國傳統美學思想最高境界的體現。也許正是因為以文字作為載體,人們輕而易舉接受了這種美傳達的道理。直至今天,人們對書法的欣賞方式仍有別于繪畫,那些或遒勁挺拔或悠揚婉轉的筆畫是不必讀出聲音來的,它是字面之外的道德傳承。
第二節 傳統文化的現代化轉換
實現傳統文化的現代化轉換其實并不復雜,只需要將傳統文化的內涵用大眾易于接受的語言傳達給大眾,將傳統文化的內容用現代大眾易于理解的形式表達。傳統和現代本就不是對立的,有時候僅僅是傳統太深厚了,現代世界的人不知道如何去認識它。對于鳥蟲篆文化也是如此,這種少數人研究,甚至少數人識讀的文化,它的神秘與美就是它實現現代化轉換的天然優勢。我們要使這種古文字實現在現代社會中的傳播,首先就要讓更多人能認識它,而現在社會中就出現了這樣的傳播者,努力實現著鳥蟲篆文化的傳播和轉換。
一、北京鳥蟲篆文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
該公司是以鳥蟲篆為核心品牌,集鳥蟲篆文化藝術研究傳承、藝術展覽、文化交流、產品研發于一體的文化發展公司。以傳承發展鳥蟲篆文化藝術,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為使命,打造獨具特色的文創產品,將鳥蟲篆書法藝術作為文化標志裝飾于器物之上,使陶瓷、紫砂、木雕、石刻、服裝等產品成為鳥蟲篆文化傳播的載體。民間資本的注入有助于增強產業活力,是鳥蟲篆文化傳播的關鍵一環,也是國家政策推動下企業肩負文化傳播使命,從而實現商業價值與社會價值最大化的優秀實例。
圖12 鳥蟲篆文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實景
二、鳥蟲篆藝術研究院
文化部藝術發展中心鳥蟲篆藝術研究院于2014年8月4日經文化部批準成立,是國家文化部藝術發展中心直屬,集鳥蟲篆藝術研究、傳播、創作、教育和交流于一體的國家公益型事業單位,也是我國唯一一所為一種文字專門設立的研究機構。研究院以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搶救瀕臨滅絕的鳥蟲篆藝術為宗旨,與北京鳥蟲篆文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合作運營,打造鳥蟲篆文化產業集團,共同推動傳播工作。鳥蟲篆藝術研究院的建設與發展離不開國家政策保障,優質內容的注入是切實做到文化傳播的關鍵。
三、鄭州鳥蟲篆博物館
鄭州鳥蟲篆博物館暫不對外開放,但專門設立了鳥蟲篆藝術展示中心,分為三個展廳。第一展廳《穿越時光隧道》:主要介紹管城出土文物中的符號刻畫,在中國文字發展史中的地位和作用。展示從倉頡造字到甲骨文、鳥蟲篆文字藝術發展演變的過程。第二展廳《走進美麗文字王國》:主要展示商周13個諸侯國的鳥蟲篆藝術表達方式和文化內涵。第三展廳《鳳凰涅槃浴火重生》:主要展示瓷器、紫砂、石雕鳥蟲篆藝術。展示中心的藝術品是由王祥云院長精心創作,全部捐贈給管城區政府永久收藏。藝術中心的建設成為打造鳥蟲篆文化藝術產業鏈,傳承非遺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圖13 2019年5月市人大領導在鄭州鳥蟲篆博物館參觀考察
文化機構的建設致力于以大眾能夠接受的文化場所和方式進行文化的轉換,在這種轉換中,我們要注重保存文化的精神內涵,保持傳播過程中傳統文化的真實性,將全面的鳥蟲篆文化以最生動的形式展現給大眾。
圖14 圖15 王祥云鳥蟲篆書法陶瓷作品
第三節 實現傳統文化向大眾傳播
一、民間花鳥字的發展與傳播
花鳥字是鳥蟲篆演變過程中在民間傳播的形式之一,它由鳥蟲篆發展而來,興于漢代,魏晉時期得以發展,唐宋成熟,明清盛行于民間,流傳至今。在漢代,人們已經開始使用以竹子、木頭、毛等為原料的刷形扁形筆。
例如泉山板筆的發明,泉山地區的工匠們對書畫工具進行創新與改良,創造了泉山板筆,筆畫線條開始有了明暗變化,增加了字的維度,有了點線面的節奏感和層次感。
(一)花鳥字與鳥蟲篆的繼承和差異
20世紀90年代,徐州泉州區的民間藝人在鳥蟲篆的基礎上不斷對文字樣式進行裝飾,明顯是對鳥蟲篆銘文復雜裝飾的繼承,然而花鳥字從表現形式到材質功能都與東周時期的鳥蟲篆有著一定區別。
首先,鳥蟲篆為貴族所用,特別是鑄刻于兵器上的銘文,多為表明器主的貴族身份,而花鳥字則產自民間,已成為一種通俗、帶有娛樂性質的繪畫文字;第二,部分鳥蟲篆是直接由某些圖騰或刻畫符號演變而來,發展成美化了的文字,而花鳥字則完全通過文字加裝飾形成;最明顯的差異便是從青銅器上的銘文鑄造變為紙上的書畫藝術。鳥蟲篆刻于器物之上,目的本是裝飾器物,但因此改變了文字,使之產生獨立的美感。民間工匠的裝飾便是借書法之形軀,換墨色為丹青。
花鳥字是鳥蟲篆在后期,尤其是民間的延續,它將鳥蟲書中先民們對美的體會,對德行美的理解加入更多美的圖案,表達出更豐富的吉祥寓意。雖然經過了從書到畫的轉變,而其以優美的形象裝飾文字本身,最終以更加生動的圖像給觀者以審美感受的結果是一致的。
(二)花鳥字對于現代化傳播的啟示
一個社會下層的掃地人在無意之中推動了一個大文化人的靈感,解了苦苦尋找書體的燃眉之急。當大文化人產生新的靈感把舊的隨手丟棄之時,社會底層的勞動者們又輕輕將它接住揣進自己的懷抱——這就是飛帛板書的故事。正如先生所言,飛白書與花鳥字皆緣起社會下層的勞動人民,多種思維與靈感的碰撞使文化產生新的活力。因此,鳥蟲篆文化的現代化傳播仍然不能脫離大眾而成為少數人欣賞的文化藝術,大眾化將成為其傳承中最重要的條件。
二、當代語境下鳥蟲篆文化與大眾的互動
在民間發展延續下來的花鳥字只是鳥蟲篆流落民間的一支,在當代社會中,
陳原川《字與畫的嬗變——從鳥蟲書到花鳥字的演變研究》,《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2018年。
劉耀楨《鴻都門學書法教育窺析》,《中國書法》,2019年1月。
呂勝中《意匠文字》,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1年。
還有許多豐富的鳥蟲篆藝術以不同的形式實現了與大眾的互動和交流。不同的傳統文化在現代化傳播的過程中必然會生成獨特的模式,鳥蟲篆藝術的審美、道德以及貴族屬性也將成為鳥蟲篆現代化傳播的亮點,成為鳥蟲篆走進大眾生活的關鍵切入點。
鳥蟲篆書法藝術展曾在鳥巢以及北京市海淀北部文化中心兩次展出,展覽共展出鳥蟲篆書法69幅精品,鳥蟲篆瓷器、木雕、石雕、紫砂等40件精品,通過展覽、講座、藝術培訓等方式向大眾展示鳥蟲篆藝術的前世今生,讓人們了解古代文字,增強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歸屬感和幸福感。
后期,鳥蟲篆書法培訓正在籌備,鳥蟲篆書法字帖正在編寫,鳥蟲篆課程正向大學校園推進,這些能夠使大眾以各種渠道學習鳥蟲篆文化的互動方式已經走進了公眾生活,更多推動鳥蟲篆文化傳播的互動形式正在發展。這種文創產業的興起,文化與商業的配合可能無法讓藝術直接上升至精英化的階段,但這種傳播模式必能使鳥蟲篆這種瀕危文化得到快速的普及從而得到有效的傳承。
第三章 鳥蟲篆文化產業在現代化傳播中的意義
第一節 鳥蟲篆文化產業形成的原因
鳥蟲篆的發生發展自然有一定的歷史淵源,而楚人喜鳳而創造了鳥蟲篆,春秋戰國時期貴族因其具有的裝飾審美和道德教化功能而使用,延續至唐宋,鳥蟲篆基本已喪失其作為文字的使用功能,成為一種被帝王貴族欣賞的書法藝術。直至清代民國時期,鳥蟲篆的復興開始走向保護、傳承。
隨著當今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國家對傳統文化的高度重視,對美育的極力倡導。人們物質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時,對精神生活的要求也不斷提高。而鳥蟲篆既有悠久的歷史傳承,自身又具有生動的形態,既能追本溯源研究其文字演變,亦迎合了大眾對美的追求,可謂歷史價值與審美價值兼得。鳥蟲篆最終由一種古文字發展成現在的文化產業包含著復雜而多元的因素。
一、經濟高速發展
鳥蟲篆文字被創造出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經濟發展的強盛,生產力的發展,使先民在衣食住行方面首先可以自給自足,人在吃飽穿暖的情況下開始有欣賞美和追求美的能力,開始對文字加以美化,鳥蟲篆文字得以產生。當今社會人們又迎來了社會經濟的大發展大繁榮,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在物質需要得到極大滿足的社會環境下,人們開始追求豐富的精神生活,對文化活動的需求也有所提高。經濟的穩定是文化產業發展的基礎,人們享受藝術的滋養,自覺的提高自身能力素質都是以物質需要得到保障為前提的。
二、政策大力扶植
2014年3月,習近平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中演講時說:“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為此,文化部專門成立了中國鳥蟲篆藝術研究院,鄭州管城區委、區政府規劃建設商都歷史文化區,并專門設立鳥蟲篆書法藝術展示中心??倳浽谑糯髨蟾嬷刑貏e指出要堅定文化自信,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
在國家政治權力的推動下,承載了千年文化藝術變遷的鳥蟲篆再一次蓬勃復興,以豐富多樣的文化形式展現在世人面前,既傳遞著古代文明的神秘信息,承載著近代學人的研究精神,又將當代書家對古文字的理解,對美的探求激發出來。當代的鳥蟲篆文化在以王祥云為代表的傳播者的推動下,向著多元化的方向不斷發展。
三、藝術家的使命感
如果沒有致力于鳥蟲篆文化的傳播工作,王祥云可能會成為一名花鳥畫家。在采訪中他提到了自己對書畫的權衡,“社會中不缺我一個畫花鳥畫的,但如果我不堅持做這個(鳥蟲篆文化傳播),這個文化可能就要消失了,所以我選擇了寫鳥蟲篆而不是畫畫。”對王祥云而言,讓這種瀕臨失傳的古文字被更多人知道已經成為了他的責任與義務。社會中就是因為有越來越多像王祥云一樣的傳播者,他們可能有自己的工作和職業,但因為熱愛鳥蟲篆書法而聚集在一起,把這份熱愛傳遞給更多想了解鳥蟲篆的人,這就是文化傳播者的使命感與擔當。
四、文化自身的生命力
鳥蟲篆文化的傳播雖不連續,但也承襲千年,熠熠生輝,對熱愛文字美,欣賞書法美的大眾有著極強的吸引力,而且它作為中華民族歷史悠久的傳統文化,具有極強的生命力與感染力,這也是它在現代語境中受到更多大眾喜愛,并愿意去學習它,傳承它的重要原因。一個沒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難以自立,一個沒有文化支撐的事業難以持久,鳥蟲篆文化背后隱藏的是中國人的思想,中國人的觀念,中國人的精神追求,這就是它得以被發現、研究、傳承的根本。
五、大眾的審美接受能力
中國的傳統有千萬,那些被保留和繼承的部分大多有美好的本質,而那些美的行為就存在于文化、藝術有關的活動中。人自覺地接受藝術與美,本能的背離無用與丑,并且將一直沿著這種趨勢發展下去。
鳥蟲篆的藝術美與文化吸引力準確的滿足了大眾的審美需要與一種獵奇心理,這種特殊的屬性在文化傳播中起到了有效的推動作用。文化的傳播離不開被文化氛圍浸透的土地,更離不開那些將原汁原味的傳統保存下來的傳播者們,大眾接受傳統文化一方面在于社會進步,大眾的審美能力和素質普遍提高,還有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后天的美育。
第二節 關于鳥蟲篆文化產業形成的意義與思考
文化產業通過現代化的商業模式,豐富的文化形式拉近傳統文化與當下大眾生活距離的產業形態,是文化與商業通過有機地融合對傳統文化實現的一種現代化轉變。鳥蟲篆文化產業使冰冷的青銅銘文成為有溫度的文字,使動人的書法藝術融歷史、文化藝術、社會經濟價值于一身。一種大眾陌生的文化想實現傳承,需要以一種新時代的方式傳承。借助新媒體進行文化創意推廣的方式,開展講座展覽實體傳播的方式,與院校合作產學研結合的方式,使鳥蟲篆藝術洗脫了塵封的歷史感,擁有了更加切合時代的親和力,讓現代的人們可以觸摸到歷史,親近傳統,更讓年輕一代識讀鳥蟲篆文字,了解鳥蟲篆書法,喜愛鳥蟲篆裝飾藝術。
鳥蟲篆處在中國古文字學、書法史學、工藝美術學的交叉領域,它在現代化演變的過程中,從早期的古文字以書法篆刻的形式發展下來,傳承至今,書法篆刻成為現代人保護這一傳統文化的有效途徑,也將傳統的藝術門類歸類于非遺文化藝術,以更加豐富和貼近大眾的形式傳播,最終使文化的發展推動了藝術自身的發展。鳥蟲篆文化產業的形成基本實現了鳥蟲篆在現代語境下的傳播,鳥蟲篆文化的基礎性普及,使這一文化免于消失。
一、鳥蟲篆文化產業的歷史價值
鳥蟲篆從商祖王亥到春秋十三國諸侯,從秦始皇到咸豐帝,從西泠印社到今天的鳥蟲篆文化產業,鳥蟲篆的發展演變貫穿中國古今歷史,其悠久的歷史成為它作為傳統文化在現代傳播的基礎。鳥蟲篆文化產業發展所帶來的現代化傳播具有傳承先秦文字、保存中華大地珍貴遺跡的歷史價值。
二、鳥蟲篆文化產業的藝術文化價值
鳥蟲篆文字是古人留下的精美藝術品,它不僅向我們展示了祖先造字豐富的想象力,也表現出古人驚人的造型能力和鑄造工藝。鳥蟲篆文化產業的出現使今人得以欣賞文字創造之美的藝術價值,認識先民教化與信仰的文化價值,研究人類文明背后富有魅力的文化精神與價值觀念。鳥蟲篆的藝術文化價值是其形成產業發展的最大優勢。
三、鳥蟲篆文化產業的社會經濟價值
鳥蟲篆文字的審美屬性、地域屬性、道德屬性以及貴族屬性決定了其多元的傳承價值與產業開發價值。鳥蟲篆出土文字的研究、學習、傳播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保護有重大意義;其內含的道德觀念與民族精神對當代的美育體系、社會治理、傳統文化解讀都起到引領作用;其研究性著作的出版,相關課程的開設,衍生產品的推廣,文化活動的運營都將為非遺文化與產業發展融合貢獻巨大的社會經濟價值。這一價值將成為鳥蟲篆現代化傳播的重要保障。
鳥蟲篆文化產業在現代化傳播的過程中最應保持住的就是延續傳統,再將傳統與現代結合好,所謂用現代的話語最真實、最貼切的反映傳統的精神。讓鳥蟲篆文物研究得以延續,鳥蟲篆藝術得以傳承,鳥蟲篆文字的表達更貼近當代生活的需要,而傳承的核心在于中華民族傳統的文化的精神,包括天人合一、崇尚自然的宇宙觀,追求美好生活的審美價值,誠實守信的完美人格。
第三節 鳥蟲篆文化產業發展的未來
鳥蟲篆發展到今天已走上了文化產業發展之路,其歷史價值、文化藝術價值以及社會經濟價值都是值得認可的。在現代化傳播過程中,仍會遇到發展周期長、重包裝輕內涵、人才匱乏、學術不精、資金短缺、政策不完善、公眾參與度不足以及傳統與現代化的矛盾沖突等一系列問題,面對這些隨之而來的問題,鳥蟲篆文化產業需要較為全面而循序漸進的發展規劃。
一、適度融合,從傳統中尋求突破
要在將傳統研究透徹的基礎上積極創新,從歷史悠久的鳥蟲篆文字中汲取養分,傳統與現代的融合要適度,充分考慮大眾的接受能力、學習能力、消費能力等。積極嘗試,找到古文字、書法篆刻、產業發展的契合點,以及公眾參與的突破口,開拓鳥蟲篆文化與藝術教育的新思路。
二、善于學習,創新發展模式
文化產業還屬于國內的新興產業,鳥蟲篆的傳承與發展有其特殊意義。認清實際情況,吸收國內外成熟文化產業或行業標桿先進的管理技術和經驗。合理整合資源,制定切實可行的發展戰略。
三、積極傳播,開展強有力的合作支持
主動進入國際市場,將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進行傳播和推廣,打造中國特色文化品牌。注重合作與內部溝通,以文化交流、產品輸出等形式擴大文化影響力,建立多渠道合作機制。
四、資源引進,拓寬技術支持
通過多方資本、人才、設施的引進,讓文化產業與資本市場進行充分對接,以互聯網、新媒體等科技手段持續推動鳥蟲篆文化的傳播普及,實現真正意義的現代化傳播!
鳥蟲篆文化傳承的未來在年輕的一代,人才的培養對產業發展至關重要,鳥蟲篆研究還有許多空缺等待我們填補。每一個文化的傳播者都在自己擅長的領域扎根鉆研,發揮自己最大的力量傳播所學,鳥蟲篆文化將延續先輩衣缽,充分展示其價值,將傳承作為其傳播的最終使命!
結語
在鳥蟲篆的現代化傳播過程中,與其說是這一傳統文化在現實中找到了發展的土壤,不如說當代的社會發展需要這樣一種文化現象的支撐,我們需要通過對傳統文化的了解、反思、認識來找尋現代語境下人們的精神追求。鳥蟲篆在歷史傳承中的斷續等多方面因素使它在中國藝術教育體系中并非正統,但在千年后的當代社會中,鳥蟲篆文化產業又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這一文化現象是應時代而生的,王祥云的鳥蟲篆書法及實踐是文化時代背景下的產物,也是鳥蟲篆文化產業傳播的重要媒介,只有將文化的傳播當成一件事業來做,才能挖掘文物的文化內涵,讓非遺文化走進百姓生活!
在與傳統文化語境嚴重脫節的今天,我們找到的傳統文化,我們宣揚要保護和繼承的傳統文化有多少是真正的傳統,又有多少是以傳統為名進行的商業炒作。這一問題的區分需要我們在接受和傳播的過程中有學習和判斷的能力,有積極學習的熱情也有敢于求真的勇氣,認識鳥蟲篆文化的歷史脈絡,認清鳥蟲篆文化產業在當下傳播的特殊意義,及時發現并糾正產業發展過程中的不利因素,真實的純粹的文化方能持續的傳承!
文化產業的傳播與發展不是單一的文字形成、演化,文物保護、研究,或藝術的教學傳承,它是綜合性的融合與互補。我們只有廣泛地去接觸各類知識信息,積極去探索文化與各領域碰撞的可能性,只有保持文化傳播與傳承的初心,如鳥蟲篆一般的傳統文化才不會在消失的邊緣掙扎!
參考文獻
書籍:
王祥云《鳥蟲篆發凡》,北京:中國文化出版社,2011年。
曹錦炎《鳥蟲書通考》,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9年。
(宋)薛尚功 撰《歷代鐘鼎彝器款識法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年。
范曄《后漢書:卷五十四:楊震列傳》,北京:中華書局,2017年。
范曄《后漢書:卷七十七:酷吏列傳·陽球》,北京:中華書局, 2017年。
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辯證的發展》,《現代書法論文選》,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80年。
李明君《中國美術字史圖說》,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96年。
呂勝中《意匠文字》,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1年。
邱振中《書法與繪畫的相關性》,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
楊曉能《另一種古史—青銅器紋飾、圖形語言文字與圖像 銘文的解讀》,北京:三聯書店,2008年。
哈普都·雋明《哈普都·雋明鳥蟲篆書技法》,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10年。
文章:
容庚《鳥蟲考》,《中山大學學報》,1964年第1期。
梁燕《古今文字形體的裝飾與美化》,《創意與設計》,2015年。
《謝云書法展研討會綜述》,《中國書法報》,2019年1月。
趙康生《關于唐代飛白書的幾個問題》,《煙臺師范學院學報》(哲社版),1998年第1期。
韓天衡《鳥蟲篆印創作手記》,《中國書法》,2019年總349期。
吳英昌《鳥蟲篆印紋飾探源》,《大眾文藝》,2018年。
陳原川《字與畫的嬗變——從鳥蟲書到花鳥字的演變研究》,《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2018年。
劉耀楨《鴻都門學書法教育窺析》,《中國書法》,2019年1月。
賀依婷《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現狀、問題與對策》,《經營與管理》,2019年第3期。
宋青《傳統與現代:青銅編鐘的銅文化傳播價值研究》,《銅陵學院學報》,2018年第3期。
附件:
2019年2月26日對王祥云先生關于鳥蟲篆書法問題的采訪實錄
(受訪者:王祥云;采訪、文字整理:李夢琦)
筆者:您是從何處了解并學習鳥蟲篆書法的?
王祥云:我是六歲接觸鳥蟲篆的,家族資料在文化大革命時燒掉,后從一部分爺爺給父親留下來的資料了解。我六歲開始跟我父親寫字,我父親鳥蟲篆寫得很漂亮,他不但鳥蟲篆寫的漂亮,他的行書,楷書寫得都非常好。書法不是單一的,真正的書法家各種體都要會寫。我父親早年練薛尚功的《歷代鐘鼎彝器款識法帖》比較多,是宋代的一個版本,當時我們家有很多宋版書,包括畫畫還有寫字都是以宋代字畫為基礎。這本《歷代鐘鼎彝器款識法帖》里面大部分都是鳥蟲篆,可惜的是我家那本宋版的丟掉了,剩下的那本是民國時出版的。因為宋版書文化大革命時抄家,我們家的書全都用來燒火做飯。那個時候書都要燒掉,我們說我們自己燒,就用來做飯。
我祖父死的很早,我沒有見過我祖父,我父親的鳥蟲篆是從我祖父那里學到的,因為他留有東西,他們是怎么學的,沒有跟我講。因為我們那個年代就是文化大革命的時候,我父親光教我,讓我去學,19歲我離開我父親,就再沒見過我父親,我去當兵以后我父親就去世了,所以我跟我父親只在一起生活了19年,在外地上學4年,所以真正跟父親在一起的時間是15年。在這15年中正兒八經跟他學了9年時間,小學到初中的一部分時間。
鳥蟲篆是宮廷文化,這也是后來我從我們家的家譜中知道的。實際上明朝的時候我們家就有人坐到皇帝的老師,就是帝師,叫做翰林,這個翰林他們是有可能見過這個東西的。這之外可能跟地域性也有一些關系,那個地方當時屬于蔡國,蔡國的鳥蟲篆,我那個村莊本身是個大集鎮,是古代進京趕考的交通要道,再往前走是一條河沙河。我們離召陵有8里地,中間一個村子不隔,召陵地勢最高,我們這邊靠河,專門挖了一條河,通過河把糧食運到召陵去。這就是鳥蟲篆與我們家的淵源。
鳥蟲篆起源很早,起源于商代,它是中國書法的源頭。鳥蟲篆開創了中國的三種文化:一是以鳥蟲篆文字為藝術的書法藝術;二是玄鳥生商:農耕文明到商業文明(中國商業文化從鳥蟲篆開始:商品交易)商代商人始祖:王亥(“亥”以鳥蟲篆書寫)開啟商業文化的先河;三是鳥蟲篆開啟社會治理文化的先河。當時國王用文字藝術以文化人,用文化去教育他的部署臣民,讓國人走向文明(低級走向高級文明)這就是鳥蟲篆的教化功能。
筆者:鳥蟲篆文字是如何發展演化的?
王祥云:鳥蟲篆是楚文化,后來楚國因國力不濟未能統一中國,秦統一中國后很快為漢所滅。漢人就是楚人,所以就是楚把秦滅掉了。漢高祖劉邦規定大臣必須認識三千鳥蟲篆,風俗三千,不認識三千就不能做官。其實漢朝就是楚國人建立的王朝。
秦朝的官方文字是八種,西漢仍是八種,東漢時王莽改為六種,鳥蟲篆仍為六種之一。鳥蟲篆在國王的推動下(國王通過這種文字教育人民)通過字把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情感,自己的理念和價值觀都融于文字之中。
這種書法是一種帶有教化性質的書法,有別于現在的純裝飾性的書法。展覽中將每個字展開解讀,實際上古代人就是這樣讓老百姓理解。
象形文字中的“孝”字最早是一個小孩拉著一個老人走,就是孝。后來楚國人將它變成一個母親抱著一個孩子,認為母親把孩子養大,這個小孩必須拉著老人。觀念上是一個反轉的更新。鳥蟲篆不是一種純粹的書法,它是一種裝飾藝術,裝飾的過程也是感化的過程,它教我們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為官,如何從政,所以把文字打開以后,它起到一個教化作用。
筆者:這種文字的教化功能是否有史籍記載呢?
王祥云:想探究中國文字的教化功能,就要搞懂中國的文字從什么地方而來,中國人造字的時候認為萬物都有靈氣,有靈的萬物創造了文字,這種靈氣又是人賦予的??吹綐湓?ldquo;木”字,上面是樹枝,下面是樹根,中間是樹干,這就是它的靈魂。中國的文字是形、音、意結合造出來的。鳥蟲篆也是按這種看形知音,讀音知意的方法創造出來的,鳥蟲篆是一種美化的文字。它為什么要美化呢?
第一,國家經濟的發展,經濟發展有時間,有實力美化(吃不飽不做)。
第二,價值觀的融入(沒有價值觀不可能出現這種文字),當時認為萬物有靈,中國的文字是有靈魂的,動物是各個氏族崇拜的神,文字從圖騰演變過來,當這個神化作文字的時候,他們就對文字非常敬畏,敬畏的文字放在最標準化進行美化,美化后裝飾自己的生活,占有這個圖騰的動物越多,財富越多,權力越大。那復合圖騰是怎么來的呢?強大的部族滅掉其它部族,就得到多個復合圖騰,三四個復合圖騰和在一塊就構成了一個文字。崇拜的動物各不相同(蛇、老虎、兔子、牛),這些動物占有的的動物不是動物本身,是那個部族,占有的是圖騰,象征著權力,財富。
第三,受地理環境的影響(自然因素),鳥蟲篆最早發源于楚國,河南的新鄭(鄭州)這個地方有熊氏是軒轅黃帝的后代,有熊氏封楚王,河南淅川縣縣城(第一個都城)丹陽,南陽是個盆地,依水而居,漢江平原遷移,下游都是大平原,漢江平原到處都是沼澤地,藤狀植物,鳥類很多,自然環境很美。藝術必須有取向,書法有取向,歐陽中石的字取向舞蹈,楚國的鳥蟲篆取向彎繞的藤狀植物,軟中有硬,硬中有軟。(十九大人民大會堂《中國夢》)自然環境在文字上的一種再現。帶徒弟傳(播)的更快一點,收徒弟不受時間限制,帶研究生每年是有限的。
中國好多書法家講不出為什么這么寫古代書法家的作品為什么能一直延續到現在,他們是從書法的根(源頭)來理解的。知道書法的出處。為什么比下來了?字達不到水平;現在的書法家沒有自己的理論體系。
書法要從源頭上講,中國的書法是一個體系,最早是從符號刻畫開始的。人不是在無意識的情況下創造的文字,最早是結繩記事,小疙瘩記小事,大疙瘩記大事,但時間長了,系繩子的人記得,其他人記不住了。他死以后,后面的人就無法知道前面的事。后來有些地方就采用堆石頭的方法,有個事就堆石頭,小事就堆一塊小石頭,大事就堆一堆大石頭,堆石頭的人死后也無從得知發生的事了。這時才想起來刻個記號,最早是刻個記號,誰弄個什么東西就刻個符號刻畫,看起來像什么就刻出來。符號刻畫在中國歷史上使用了5000年,這個時候文字發展的很慢,從最早發現的(符號刻號)到象形文字出現有5000年的過程。5000年以后,符號刻畫向著幾個方向發展了,一個方向發展成象形文字;一個方向變成了符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記號;還有一種被淘汰了;極少部分直接變成了文字,變成了四個方面。記號和淘汰的就沒有必要再去研究了,文字這邊就變到象形文字,商代有很多象形文字,從刻畫變到的象形文字,象形文字在中國用了大概2000年,這時候進化就快了。兩三千年這就出現了甲骨文,這時候文字就又開始分化了,一部分變成了甲骨文,一部分變成金文,還有一部分變成了鳥蟲篆,這是往三個方向發展。還有一部分,直接變成字的那部分變成了金文,變成象形的那部分大都留在了甲骨文,甲骨文、金文里都有象形。
這時候的分化是文字和藝術的分化,甲骨文和金文都是記事的,甲骨文記錄的是有關巫術的“鬼事”,預測將要發生的事;金文記載的是人事,何時發生了這場戰爭,誰造了這個鼎。鳥蟲篆就變成了一種藝術。那兩種文字是實用的,鳥蟲篆則是藝術的。中國的文字開始分化成藝術和實用兩種,真正的中國書法實際上是從鳥蟲篆開始的。鳥蟲篆是中國書法的源頭之一。后來的書法既有取之于甲骨文的,也有取于金文的,還有取自鳥蟲篆的,三家源頭文字共同創造了我們后來的書法藝術。鳥蟲篆跟隨大篆一脈,小篆變成隸書,隸書變成楷書,之后就出現了行書、草書??瑫臅鴮懕容^規范,從楷書出現以后,認為篆書不好認,以前的大篆、小篆、鳥蟲篆、隸書統統都不再用了??瑫蔀榱水敃r全國統一的文字,雖然統一了,但中國人懷有一種懷舊的思想,好不容易創造出一種文化,不能讓它一直(停滯)。鳥蟲篆是老祖先創造出來的,最早用于宮廷,還重新回到宮廷。原來在宮廷,后來走出了宮廷,后來還回歸貴族使用。曹操祖孫三代都跟邯鄲淳學書法,曹操會寫鳥蟲篆,王羲之會寫鳥蟲篆,是很有名的鳥蟲篆書法家,這些后世都不知道。
魏晉南北朝時,篆書都不再使用了,鳥蟲篆又回到宮廷,宮廷一直流傳到清代咸豐皇帝,《容庚傳》中有所記載。清代書法家楊灝有寫,在清史中都有所記載。中國的書法變成禮品是從唐太宗時開始的。清代后來國力不濟,顧不上傳承遇到問題,鳥蟲篆就衰落了。民國以后,中國的知識分子開始文化救國,醫學救國,科學救國,知識分子從各個不同角度成就中國。老師容庚先生他們家就研究鳥蟲篆,他開創了那個時代我們國家研究鳥蟲篆的先河。他是近代鳥蟲篆研究的奠基人,在他的研究下,郭沫若,羅振玉等考古學者開始做這方面的研究。
筆者:清代包括以后書寫鳥蟲篆的人有哪些呢?
王祥云:鳥蟲篆書法在明朝的時候受到了嚴重的打擊,明代一位著名的雕刻家認為這是雕蟲小技,把鳥蟲篆排擠在外,因為他的名氣很大,直到容庚之后才得以正名。寫鳥蟲篆的人寥寥無幾。研究的人多,搞研究的人不見得會寫。為什么寫的人寥寥無幾呢?首先是資料比較匱乏,資料很少;第二,這個字組成篇章比較困難;第三因為它不好辨認。漢代以后大部分是通過印章表現出來的。寫書法就是我們中國成立書協的第一代(屆)書協的副秘書長謝云,篆刻比較有名的是上海書協的副主席韓天衡,真正有名氣的就是這兩個人。其他的基本上都是當學者去研究的。像我們這樣把鳥蟲篆大規模的復原,寫出來的基本上沒有。
筆者:謝云老師的鳥蟲篆給人一種浪漫主義的情懷,您是怎樣看他的鳥蟲篆書法作品的?
王祥云:它是變體,包括他跟韓天衡,他們為什么寫出來是那樣,跟他們生的地域有關。他們都是江浙那邊的人,江浙是吳越文化,吳越那邊的鳥蟲篆,它不是楚國的鳥蟲篆。楚國的鳥蟲篆最早,吳越也有鳥蟲篆,吳越是受楚國的影響創造了這個鳥蟲篆。謝云的鳥蟲篆是在這種類型的基礎上創作出來的。出土文物中有十幾個國家的鳥蟲篆,每個國家的文字都不相同,謝云鳥蟲篆是受越國文字的影響比較多。他寫的鳥蟲篆比較小,這個文字審美不一樣。書法的審美是要求按照黃金分割率去寫的,謝云的變體大都變成方形的而不是長形的,這種方形的是受器物上的(銘文)影響,他是受最早的出土文物的影響比較深,后來的出土文物他已經融入不上了,改變他的書寫習慣很難,所以他寫的都是方形的。
筆者:您在書寫鳥蟲篆的過程中會區分它們的地域性嗎?
王祥云:會的,后面這張就是楚國的,楚國的就寫楚國的,楚國的選一種,不管哪個國家的文字統統變成楚國的去寫,架構一樣,用筆的方法變一下,它就過來了。這張越國的作品,它(用筆)就是越國的。四個字不見得都是越國出的,不同的國家得按照不同的(用筆方法)來寫。宋國的鳥蟲篆與楚國的有點接近,因為它離楚國比較近,受楚國和晉國的影響比較重,它既有自己的,又有別人的東西在里面。蔡國的就柔曲,不同國家就有不同的造型,我的鳥蟲篆也融入了我自己的一種寫法,但是你要是以哪個國家為主的時候你應該把當時文字的那種美表現出來,這是最好的。十三個國家使用的鳥蟲篆都不一樣,所以寫出十三種類型的東西。
筆者:如果將您與謝云的鳥蟲篆相比,是否能說您的作品是在比較嚴謹的研究一種文字,而謝云用浪漫而又近乎瘋狂的情感在創作?
王祥云:我和謝云的書法不一樣,我的書法帶有我自己的書法韻味。我表現的現代鳥蟲篆書法首先取向鳥蟲篆的柔美,增強它的識讀性,排除大家不容易接受的東西,變成現代的書法,為現代人服務。創作的時候更加需要融會貫通,把各個國家的文字融入到書法作品中去,形成自己的風格。
筆者:您認為書法從制作系發展到書寫系過程中最大的難題是什么?
王祥云:(書寫系)很難寫出制作系那么精,變化那么多的東西?,F在的人要達到那個時候制造出的水平是非常難的。青銅器的模具可以精雕細刻,你寫的時候是要一筆寫下來的。你肯定不能描,你寫的難度肯定比那個大?,F在不管多么偉大的書法家,你絕對寫不出金文制作時的精美。許慎是我們那個地方的人,我們那個地方人對許慎也比較崇拜。十九歲以后就跟老師學的多了,老師是理論上學的多。文化大革命的時候容庚給了我一些書,我把這些書帶到部隊,沒事的時候就學。我那時候是因為文藝特長特招到部隊去的,在部隊當了十個月兵,因為寫這個就被調到連里當文書,文書就有時間練字。在連里當了一年文書就到了營里代理書記,后來規定要下基層,我們又下去當過班長,排長,指導員。管連里當政治工作,沒當一年就調到軍區機關,到政治部去了,考察干部以外的時間都閑下來練字。
筆者:飛白鳥蟲書是您的絕活,您是如何開始練習飛白鳥蟲書的呢?
王祥云:飛白書起源于鴻都門學,漢靈帝特別喜歡鳥蟲篆,他就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藝術大學洪都門學。寫了一個《鴻都篇》歌頌祖上的功德,蔡邕將鴻都篇寫好后,皇帝很滿意,下令刻在鴻都門上,并且要使用一種之前未曾用過的鳥蟲篆書體。滿朝文武若想不出都要被殺頭,蔡邕受到了院中仆人掃地的啟發,發明了用細竹條書寫的飛白書。
我寫首先我不用竹板子,你寫這個就要研究它為什么被淘汰,因為它脫離掉書法,書法最基本的東西,第一是筆墨紙,這是材質上的;第二,它必須是軟的東西,毛筆書寫出來的東西,那是畫出來的,不是寫出來的,它已經脫離了書法的本質。書法真正是從毛筆上去練,用毛筆的筆法寫出來的字才是書法,所以我是從這個角度想的,用書法技法表現。竹板子它用起來,但沒韻味。宋朝時宋徽宗將它傳入民間,大多是畫出來的,也用竹板,現在民間就用什么的都有了。
筆者:近年來鳥蟲篆文化工作有何創新之處?
王祥云:鳥蟲篆的傳承,我們從非遺這個角度來做,鳥蟲篆它既然有這么多功能,我們就不應該讓它在歷史上消失。研究的人很少,這個領域也很難很快地收獲,大家共同努力去做,形成一種氣候,讓這種文化傳承下去!我們現在有自己的公司,自己的團隊,主要還是國家推動,文化部重視,把它作為一個文化載體去傳承;第二是展覽以后我們遇到很多大學的合作,現在我們與清華大學社會科學院定下一個鳥蟲篆國家社會治理文化課題研究,這樣就有更多人參與,國家扶持的力度更大。我們國家最早搞這個裝飾文字是干啥的,它是美化生活的,通過字的美麗讓人們看到生活的美好,是一種享受,一種心情的愉悅,目的是這種吉祥。同時,在吉祥中人們在凈化自己的心靈。
致謝
時光荏苒,四年美術史的本科學習即將結束,于我而言,這是收獲的四年,也是美中不足的四年,還有更豐富的領域需要研究與開拓。我要感謝我的授課老師們,尤其是我的論文指導老師黃小峰教授,是他對我選題的肯定以及多次細心指導,使我有信心把這一選題深入下去!同時,還要感謝文化部藝術發展中心鳥蟲篆藝術研究院的王祥云院長,將我領進鳥蟲篆文化的大門,傳授我豐富的知識,幫助我獲取了許多資料。最后感謝所有為我的論文寫作提供支持與鼓勵的老師、朋友、家人,謝謝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