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戰國
現藏:上海博物館
銘文:越王州句,自作用劍
《越王州句劍》鳥蟲篆
楚國搖領各國之先,越國不甘示弱,緊隨其后。楚國的鳥蟲篆文物分布最廣,藝術水平之高超,數量之眾多,皆為世所嘆服。現已發現的鳥蟲篆文物中,越國幾乎占了三分之一,有六十六件之多。特別是《岣嶁碑》,是先秦非常珍貴的三件石刻之一。
這些附加的鳥形與文字組合,因人因事不同,寓以不同的含義。從整幅作品看,節奏感強,韻律美縱放疏朗。雖在兵器之上,如同文人集會的興懷之作。用筆成竹在胸,直當得意,字里生金,行間玉潤,如錐劃沙,如印印泥,風神之筆躍然紙上。生動活潑的靈秀之氣和高度的藝術創造,把人與自然萬物的溝通,表現的淋漓盡致。呈神思以馳玄想,以窮天地的豐富想象和幻想世界,來寄托美好的生活愿望,展示自由奔放的獨立個性,充滿了浪漫主義的奇思遐想。
“自”字構成
《越王州句劍》的“自”。我們先認識這個字, “自”是“鼻”的本字。最早的“自”像人的鼻子,有鼻梁、鼻翼。古人在向別人表達“我”的時候,習慣用手指著本人的臉部中央位置,這個位置就是鼻子的部位,于是“自”漸漸成了第一人稱。《越王州句劍》上的“自”字,兩邊用兩只鳥做飾筆,兩翅張開,正在飛翔,兩只翅膀上連天,下接地,取天地之靈氣于一身,置于寶劍之上。
越王的“自”信
第一點:反映了越王直爽的性格,體現了古人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這是一件兵器,銘文為“越王州句,自作用劍”。明確告訴你,這是我的東西,它所向之處,代表的是個人的意志,實實在在地道出了越王直爽的性格和霸氣。觀看這些文字,仿佛讓我們看到了越王,這位勇武強悍,自信豪爽的年輕漢子。
第二點:代表越王的思想。自字上部像一頂皇冠,意思表達的是:我是天子,是上天讓我來治理這個國家的,我的一舉一動都是代表上天的,透出的是越王的神氣。
第三點:這正是古人“君權神授”“天人合一”宇宙觀的表達。這種宇宙觀出自《易經》,一陰一陽為之道,代表道家的思想。佛教傳入中國以后,外來的思想要在中國落地生根,必須借助中國文化,君權神授天人合一的思想,成為佛教的首選。供助這種文化,佛教在中國扎根,成為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